搜索
你想要找的

# 热门搜索 #

建党100周年70周年校庆卓越育人学术育人不言之教幸福之花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新闻热点 / 正文

华东师大摘“星”少年,请继续圆梦

2024年08月12日 卓越育人

  他来自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的一个小乡村,出身平凡,却不甘平凡。自入学以来,他始终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于学业笃志勤勉,于实践求真务实,于学生工作乐于奉献,在不断学习和锻炼中成长,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强”的内涵。他就是2023年度8040威尼斯“自强之星标兵”——杨世豪。

  杨世豪,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生态学2020级本科生,在专业学习中积极进取,获2023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8040威尼斯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8040威尼斯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英凡”卓越奖学金、8040威尼斯优秀学生称号等荣誉;在实践科研中勇于创新,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全国银奖、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等。

2023年10月,杨世豪及团队参加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初入大学,面对自由而充满挑战的学习环境,杨世豪经历了从迷茫到坚定的自我超越。“一方面,我想放松,享受大学生活;另一方面,我又清楚自己不能太散漫,需要做出一些成绩来。”通过与师长和同学的深入交流,他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将兴趣与学业巧妙融合,逐步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而适应了大学生活。

  从云南乡村到上海大都市,不仅是地理上的迁徙,更是心灵的跨越。杨世豪坦言,虽然初来乍到有过自卑与不安,但国家和学校的资助、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帮助如同温暖的阳光,驱散了他心中的阴霾。

  他的专业课成绩从大一的2.9稳步提升至3.5,每一次进步都凝结着汗水与坚持。杨世豪深知,成绩的背后是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自我的超越,“找到你需要的知识点,再用符合规范的方法把它呈现出来,这个过程虽然繁琐,但对学业是很重要的。”他不断拓宽视野,通过阅读文献、参与讨论,让自己的学术之路越走越宽。

2022年8月,杨世豪在福建实践实习

  生态学是一门重视实践的学科,杨世豪格外珍惜学校组织的野外实地调研机会,“真正看到、接触到课本上的动植物,会发现更多不一样的东西,这种经历也是促使我继续学习的动力。”

2023年4月,杨世豪赴天童站进行野外实习

  他曾在浙江天目山考察植物维持梯度的变化,在古田山、天童基地学习植物学、土壤学和自然地理知识,制作植物和昆虫标本,在上海崇明考察湿地特有动植物。

  而在学院开设的《丈量美丽中国》课程中,杨世豪则作为班长协助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从福建漳州到浙江舟山,再到东山岛、衢山岛、东极岛,他们不仅考察了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还在实践中培养了专业兴趣和动手能力。课程结束后,杨世豪还代表班级接受了青年报记者的采访。

野外实习后,杨世豪作为学生代表接受《青年报》采访

  在谈及实地考察与学习的关系时,杨世豪引用了他在汇报时很喜欢的话:“二维理论实现了对三维实践的奠基,然后三维实践则实现了对二维理论的反哺。”在他看来,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课本的知识点燃了他走向野外的激情,而在实践中的发现,也让他对课本有了全新的认知。

  杨世豪在学习上取得的成果,也辐射到了科创方面。他紧跟全球气候变化的热点,负责主持了关于北亚热带植物抗寒性与地理前缘的关系的科创项目,深入探究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见树种的顶芽抗寒性及其与地理分布前缘的关系,项目获评202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优秀结项”。

undefined

2023年7月,杨世豪及团队参加第9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2024年1月,杨世豪及团队参加2023中国平安“励志计划”大学生社会调研公益项目

  他在大三期间修读了R语言相关课程,利用其进行物种积累曲线的绘制、物种多样性指数的计算、物种分布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等操作,并以第一发明人的身份开发了两项软件著作权,用一行行代码为绿色未来铺路,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生活垃圾分类的碳排放及减碳潜力模型核算系统V1.0》的诞生,更是他科研创新能力的体现。该系统能够直观展示不同垃圾处理方式对应的碳排放量,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杨世豪和同学们一起创新了“双策驱动”的城市固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处置策略,也获得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银奖等荣誉。

2024年2月,杨世豪及团队赴新加坡开展研学

  “科研成果给了我很大的自信,让我对学习更有热情。”杨世豪说,科研的过程让他与老师的交流更加密切,也让他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

  今年,杨世豪保研至复旦大学,即将继续在生态学中的进化与遗传方向深造。“未来我会在这个方向上继续深耕,力求研究得更加细致、深入。”他坚定地说。而谈及最想对自己和学弟学妹们说的话,他表示:“如果只是为了读大学而读大学有些不值,我更愿意将大学当作人生中一段美好的时光,去体验、去感受,而非当作任务来完成。不要太纠结未来的前途如何,享受当下,因为未来有无限可能!”

2024年7月,杨世豪赴北京参加中国平安”励志计划”经验分享

  “我希望学成后继续从事生态学方面的研究或教育工作,永远怀揣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展现作为‘生态学子’的责任与担当,带着这份初心,心之所向,行者无疆!”

  华东师大摘“星”少年请继续圆梦!



来源|党委学生(研究生)工作部 编辑|金亚珺 方卉 沈韵婷 编审|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