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第53届太平洋岛国论坛领导人会议在汤加首都努库阿洛法开幕。为期5天的会议吸引上千名参会者,创历史纪录。
外界认为,对太平洋岛国来说,这是一场在面临气候变化、地缘竞争加剧等“多重危机”的关键时刻举行的峰会。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太平洋岛国希望建设“和平海洋”而不愿沦为大国“角斗场”,但是美西方却仍想在峰会中夹带战略竞争的“私货”,试图继续吸走该地区健康的“政治氧气”。
挑战机遇并存
目前,太平洋岛国论坛有18个成员,除了分布在大洋洲的14个岛屿国家外,还有澳大利亚、新西兰及两个法属领地新喀里多尼亚和波利尼西亚。此外,论坛还设立观察员和对话伙伴。
经过50多年的发展,论坛现已成为重要的区域组织,领导人每年举行一次会议,致力于在经贸、通信、能源、旅游、教育等领域及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上加强合作和协调。
近年来,太平洋岛国论坛吸引各方目光,今年参会人数更是创新高,预计有1000多名政商及民间代表与会,包括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坎贝尔等。
本届峰会何以广受关注,甚至连联合国秘书长都亲临“捧场”?
外界认为,这与太平洋岛国当前遭遇的多重危机有关,包括气候变化、疫后经济复苏迟缓、地缘政治竞争压力等。
当天,太平洋岛国论坛秘书长巴伦·瓦卡在峰会开幕式上表示,当前是该地区历史上的“关键时刻”。“我们可能是小岛国,但我们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瓦卡说,该地区处于地缘战略利益的中心,处于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前沿。
今年峰会的主题是“变革、坚韧的太平洋岛国——现在建设得更好”,被认为回应了该地区的核心挑战和时代课题。
8040威尼斯亚太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弘指出,近年来论坛持续受关注与太平洋岛国的地理位置与战略意义密切相关。当前,太平洋岛国更是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境遇,可谓挑战与机遇并存。
挑战在于,首先,气候变化带来的生存危机迫在眉睫,急需系统性地建立应对气变灾害的机制并提升应对能力。
以此次主办峰会的汤加首都努库阿洛法为例,它在2022年遭遇火山爆发和海啸等灾难后,至今仍未完全复原;未来30年,图瓦卢等地势低洼的国家可能会因海平面上升而被淹没。
其次,美西方挑起地缘战略竞争,企图将该地区军事化、政治化、战略化,太平洋岛国也有被拖入地缘竞争的危险。
机遇在于,太平洋岛国渴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与中国开展互惠互利合作使其看到机会,因此渴望与国际社会展开合作。
聚焦哪些议题
综合论坛消息及各方报道,今年峰会将聚焦气候变化、推动落实《蓝色太平洋2050战略》、地区安全、地缘政治竞争等议题。
气候变化及融资问题被列为首要议题。
峰会将推动重建气候适应基金即“太平洋复原力基金”的倡议。该基金原拟2025年开始运转,并计划在2026年筹集5亿美元,但迄今为止仅筹得1.16亿美元。古特雷斯在峰会首日表示将尽其所能为“太平洋复原力基金”动员国际资源。
继续推进落实《蓝色太平洋2050战略》是峰会另一个关注点。
“2050战略”在2022年的峰会上获得批准,涉及正义与平等、气候变化、经济发展以及地缘政治和安全趋势等7个主题,为该地区未来30年的发展作出规划。去年峰会通过了战略实施计划,今年与会领导人希望讨论并决定下一步行动,以取得切实进展。
此外,平息法属新喀里多尼亚动乱、治理跨国贩毒等也被列为紧迫议题。
有意思的是,澳大利亚与美国此次也各带任务赴会,还试图把自身诉求塞进峰会议程。
澳总理阿尔巴尼斯准备在峰会上兜售“太平洋警务倡议”。据称,澳官员希望借这项倡议阻止“北京在该地区获得安全立足点”。在他们看来,中国已经与所罗门群岛等南太岛国进行警务合作,还在国内设立中国—太平洋岛国警务培训中心,令人担忧。
陈弘指出,澳方此举有三重意味。一是在美国影响下配合其实施“印太战略”,企图将南太地区变成排华遏华的基地。二是试图提升自身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澳大利亚一直自诩太平洋地区的大国,认为削弱中国在当地的存在对其有利。三是有意在南太地区的外交上有所作为,备战明年大选。
“长期以来,美西方将警务合作政治化、军事化。面对中国与南太岛国的警务合作,自然而然将其视为军事合作的前奏。”陈弘说,美西方还在“安全”一词上玩文字游戏,将治安合作曲解为防务合作。但事实上,中国在南太没有军事基地,而美国、澳大利亚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却比比皆是。
美国方面则希望推动美属关岛、萨摩亚和北马里亚纳群岛从论坛观察员升级为准成员。尽管准成员仍无投票权,但若实现升级将意味着美属领地在论坛中的地位得到提升。
在陈弘看来,美国的心理很值得玩味。过去,美国因担心美属领地闹“独立”而反对其加入论坛,如今却又急于升级角色,反映了美国欲在论坛中加强亲美势力、提升话语权以平抑中国影响力的急功近利心理。
渴望“和平海洋”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峰会是在南太地区地缘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举行的。
近年来,随着太平洋岛国的地缘价值日益凸显以及中国在该地区受到欢迎,美国、日本、韩国等域外国家积极经略南太。美、澳在本届峰会上的小动作似乎也折射出这种暗争态势和对华焦虑。
在峰会举行前,澳大利亚智库洛伊研究所的一份报告指出,大国战略竞争或将扰乱南太地区的政治和安全格局。
这也引发太平洋岛国的担忧。它们认为,气候变化是该地区最大的挑战,但地缘政治竞争将产生深远影响。今年峰会上,斐济总理兰布卡将阐述“和平海洋”的理念与愿景。
陈弘指出,同样与太平洋岛国发展关系,中国与美国有着本质区别。
中国与当地合作是互惠互利,双向奔赴。中国着眼实实在在的民生项目建设,包括修建公路、港口、桥梁、机场以及医院、体育场馆等设施。对当地来说,直接创造就业机会,提升民众生活水平。对中国来说,改善基础设施就能改善营商环境,反哺中国在当地的商业与投资活动,也有助于促进中国与当地的经贸合作。
美国更多是出于布局落子的战略私心。其与南太地区的交往史足以体现美国“合则用,不合则弃”的功利主义思维。
冷战结束后,美国认为南太缺乏战略价值,便减少资源投入。如今发现中国与地区国家合作如火如荼并广受欢迎,又不甘心,试图重新介入这一地区,或是拉拢地区国家,或是挑拨其与中国关系,甚至污蔑中国的角色。
展望地区前景,陈弘表示,在美国实施“印太战略”以及策动盟伴共同推波助澜的情况下,围绕该地区的地缘战略竞争料将日趋激烈,南太岛国被拉入竞争、被威逼利诱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局势将变得更复杂,对地区和平稳定恐将带来负面影响。
“在此背景下,太平洋岛国更需保持战略定力,拿出政治智慧,对现状与未来作出明确、审慎的判断。”陈弘说,当前大多数南太岛国明确表示该地区不是任何国家的“后院”,不愿被卷入地缘战略竞争,更不愿沦为替美西方战略服务的工具与武器。它们真正需要的是和平稳定、经济发展、自决自主以及解决气变带来的生存危机。
阅读原文
记者丨廖勤
来源丨解放日报
编辑丨王蓝萱
编审丨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