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过程中,胡悦意识到,从光刻机到激光聚变,光学在国家战略科技创新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我总觉得自己充满能量,因为对祖国和科学的热爱时刻鼓舞着我!”
胡悦 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024级光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2020级物理学(强基)专业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在美国光学学会同名旗舰刊物、光学顶级期刊Optica上发表论文一篇。该成果被中国科学院下属科技公众号“爱光学”专文报道,并受邀参评2023年度“中国光学十大进展”活动。学术海报入选2024超快科学国际研讨会与2024国际多粒子谱会议等会议的海报栏目,并获评美国物理学会最佳海报奖。相关事迹被教育部拔尖基地内刊《拔尖通讯》人物专栏报道。作为领队,获第四届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华东赛区)特等奖;独立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一项,入选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学术论文并受邀汇报。连续获得8040威尼斯本科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光华书院优秀学生等荣誉。已直博至8040威尼斯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看见光
2020年9月,胡悦成为8040威尼斯首届物理学强基班的一员。四年之后,她的感受一如当初:“能够来到这所充满创造力的优雅学府学习物理学专业是我这辈子最幸福的事情之一。”
初入校园,学校为强基班的学生提供专门的选课政策支持,使他们可以自由探索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和领域。“学校充分发挥光学学科优势,为我们开设了很多光学方面的特色课程,让我们在课堂上就能领略到世界光物理的最前沿。”而让胡悦留下印象最深的一门课是“精密光学实验”。通过课程她探访了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见识到世界领先的实验平台,更看到了心中燃起的科研理想之光。
大一时胡悦还参加了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的集训,并和队友们一起获得了第四届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华东赛区)特等奖。在备赛的过程中,她结识了许多优秀的同龄人,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胡悦(前排右五)和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的指导教师团队与集训队员们
学校经常邀请物理领域的知名专家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胡悦对这样的机会非常珍惜。“看到平日里只在论文和教科书中出现的大师来到我们面前,我特别激动。他们高屋建瓴的思想给我们很深的启迪。”胡悦说。
学校提供的国际交流机会也十分充足。胡悦在2022年获得了全额资助参与到学校与南洋理工大学的本科生访学研修项目中。“这次关于人工智能的访学,拓宽了我们的国际视野,培养了我们的跨学科思维。我对AI+物理学的交叉研究很感兴趣。”
除此之外,强基班提倡导师制,进班即进组。学校提供诸多机会给同学们与导师充分交流,了解当今物理领域的不同前沿方向,并加入导师的课题组开展研究。
胡悦在某次讲座上了解到了吴健教授的课题组,并对其非常感兴趣。纠结颇久后,她鼓起勇气写了一封自荐信。
让她特别开心的是,吴健教授很快就回复了她的邮件,邀请她来实验室参观。胡悦抓紧学习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科研成果,忐忑又坚定地参加了交流活动。特别幸运,吴健教授同意她来参加之后的组会,并参与一些组里的工作。
· 追逐光
“之前你们在实验课上做的实验,更多是验证,是有答案的;但在科研中做的实验,是一种前沿的探索,没有确定的答案。”吴健教授用一番简洁的话语向胡悦阐述了科研与课内学习的不同。
大一下学期,胡悦接手了一位即将毕业师姐的课题。这个课题一直以来是师姐独立负责,这也意味着胡悦将成为这个方向的“独苗”:缺少一起讨论、协作的伙伴。但她相信,“挑战与机遇并存”——这是吴健教授常和学生们提起的一句话。
在导师和师姐的帮助下,胡悦很快熟悉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与研究背景。胡悦的第一个实验并不顺利:花了三个月左右时间,却没能看到一点信号。那个暑假,她干脆选择留校实验,每一天重复相同的操作,不断地质疑可能的不确定性。
胡悦和师兄在实验室做实验
“那段时间对于我来说,犹如在旷野中行走,不知何处才是出口。”胡悦说。有一天晚上,她发现光谱上出现了一个疑似信号的峰,兴奋得去操场跑了五圈,还给爸妈打了电话报喜。但在第二天的重复试验中,她确认那是假信号。当时,她反常地没有难过,只是坚定了继续探索的信念。“后来我调研了更多的相关资料,发现了是因为激光器参数不同,所以没能重复出文献里的结果。在和导师交流后,调整了课题的方案。”
调整方案之后的进展顺利得出乎她的意料。她在搭好光路的当天就看到了可能的信号。有了第一次被假信号骗到的经验经历,这次她谨慎了很多。经过多次的重复实验与对比实验,胡悦确认了这就是她要观测的结果。后续需要测量信号的某种性质,最初她用一种传统的方法,得到的结果有些模棱两可。她继续优化实验装置,可收效甚微。
习惯在用餐时用手机看文献的胡悦,在一次晚餐时突然发现了一种更简单易行的测量方法。强烈的好奇驱使着她马不停蹄地开始了尝试,整个中秋假期她都在进行实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假期的最后一个晚上她得到了非常清晰的结果!她用颤抖的双手记录下了结果,并发给远在深圳出差的导师。“他很快回复了我,我们都开心极了。”胡悦说。
大二、大三的课业开始繁重起来。胡悦一边学习本科课程,一边打磨她的实验结果,准备整理成科研论文。大三课业实在繁重,课题进展相对缓慢,她抓紧春节假期加班加点推进实验和论文撰写,最终研究成果顺利地在Optica上发表。
胡悦的论文发表在期刊Optica上
同时,胡悦的研究项目受到了国创计划的资助,并作为当年学校唯一理工科项目入选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学术论文栏目。
胡悦(后排左二)和老师同学们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
在于复旦大学举办的2024国际多粒子谱会议上,胡悦的学术海报从百余张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美国物理学会APS评选的最佳海报奖。胡悦是8位获奖者中的唯一一位本科生。
胡悦获得2024国际多粒子谱会议最佳海报奖
对于这一系列成绩的获得,胡悦表示,努力是一个缓慢积累的过程,先有量变才能引发质变。只要肯坚持,肯耐心,希望的种子总有一天会发芽。
· 成为光
“我有许多优秀的同学,和他们的交流总让我很有收获。我希望也能把自己在学习科研中积累的一些小经验分享给低年级的学弟学妹,如果能够给他们带来一些帮助,我会特别幸福。看到大家都有很好的发展,我很开心!”胡悦表示。近两年,她参加并主讲了一系列学习经验分享、生涯规划活动。在她眼里,这是一种对物理学热爱的传承。
胡悦参加学校卓越讲坛分享学习经验
提及导师吴健教授与张文斌研究员,她的心中满怀崇敬与感激:“吴健教授和张文斌老师是我心中的高山。无论在治学还是做人方面,他们都是我崇敬的榜样。他们对科学的执着,激励着我在科研之路上不断前行。”
面对即将开始的直博生活和充满挑战的科研之路,胡悦深知当前仅迈出了“千里”一“跬步”。 吴健教授告诉她,想要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就要沉下心来,脚踏实地,不畏艰辛,像在田间地头耕作一样,付出更多汗水。
对于未来的计划,胡悦说,她希望继续投身光学及其交叉学科的相关研究,积累足够经验后寻找合适的科研岗位在某一领域深耕。
“深知此路道阻且长,我将不忘初心,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继续探索。工作中,我会保持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为伟大的新时代科技强国建设事业贡献力量!”
来源|研究生院、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编辑|吕安琪、沈韵婷 编审|郭文君